产品名称:NA平皿(三层无菌包装)
英文名称:NA Plate IRRAD with 3 WRAP
产品编号与包装规格:
产品编号 | 产品类型 | 包装规格 |
CP0101C | 即用型成品 | 90mm×10个/包 |
产品用途:用于空间环境中浮游菌及沉降菌等微生物的测定以及实验室相关微生物指标的测定。
检验原理:胨和牛肉浸出粉提供氮源、维生素、氨基酸和碳源,氯化钠能维持均衡的渗透压,琼脂是培养基的凝固剂。
配方成分:
配方(每升) | 含量 |
胨 | 10.0g |
牛肉浸出粉 | 3.0g |
氯化钠 | 5.0g |
琼脂 | 14.0g |
纯化水 | 1000mL |
最终pH 7.2±0.2 |
使用方法:
1、 从储藏室(2-25℃)取出平皿,并恢复至室温。
2、 将包装整体送入取样地点,在此过程中逐步去掉外面两层包装,最后一层包装在操作间打开。
3、 按规定的方法和时间在取样点进行采样。采样时应注意开盖和收皿手部都不得经过打开的平皿上空。
4、 采样结束后,盖上皿盖,将平皿从洁净室取出,置于培养箱中按规定的温度和时间培养。
5、 培养结束后,从培养箱中取出观察、计数。
质量控制:
1、感官、理化指标:淡黄色透明、清晰无沉淀,表面平整、无裂痕、无肉眼可见杂质和气泡,平皿的琼脂层厚度为5.5-6.5mm,pH值为7.2士0.2。
2、生物学指标:下列质控菌株接种待测试培养基,如下:
指标 | 质控菌株及编号 | 培养条件 | 特征性反应 |
生长率 | 大肠埃希氏菌CMCC(B)44102 | 32.5℃±2.5℃培养18-24h | PR:0.5~2,白色菌落 |
金黄色-葡萄球菌CMCC(B)26003 | PR:0.5~2,淡黄色菌落 | ||
枯草芽胞杆菌CMCC(B)63501 | PR:0.5~2,灰白色菌落 | ||
铜绿假单胞菌CMCC(B)10104 | PR:0.5~2,灰白色菌落 |
3、无菌及持水性实验:30-35℃培养7天,无菌落生长,无脱水收缩。
储存条件与保质期:2~25℃,避光保存;有效期见包装。
注意事项:
1、产品多次在低温与常温之间变更会引起琼脂的泌水,属于正常现象。使用前 应平衡至室温且尽量在无菌干燥箱中预干燥。
废物处理:检测之后带菌物品置于121℃下高压灭菌30分钟后处理。
执行标准:Q/HKSJ 03 普通微生物培养基
TSA(90mm)平皿(三层无菌包装) 相关表面、沉降菌、浮游菌检测三层包装无菌平板培养基产品目录 :
编号 | 产品名称 | 规格 | 用途 |
CP0301C | SDA平皿(三层无菌包装) | 90mm×10个平板 | 用于食品医药工业洁净区沉降菌、浮游菌检测和压缩空气微生物检测 |
CP0101C | NA平皿(三层无菌包装) | 90mm×10个平板 | |
CP0204C | TSAWLP平皿 (TSA+乱磷脂+吐温80) | 90mm×10个平板 | 用于化学消毒后环境空气微生物监测 |
CP0205C | TSAWLPZS平皿 (TSA+乱磷脂+吐温80+诅氨酸+流代流酸钠) | 90mm×10个平板 | |
CP202C | TSAC平皿(TSA+头包菌素酶) | 90mm×10个平板 | 用于头孢类抗生素残留的环境微生物监测 |
CP203C | TSAP平皿(TSA+清酶素酶) | 90mm×10个平板 | 用于清酶素类抗生素残留的环境微生物监测 |
CP0201J | TSA接触皿(三层无菌包装) | 55mm×10个平板 | 用于食品医药工业洁净区表面微生物检测 |
CP0301J | SDA接触皿(三层无菌包装) | 55mm×10个平板 | |
CP0101J | NA接触皿(三层无菌包装) | 55mm×10个平板 | |
CP0204J | TSAWLP接触皿 (TSA+乱磷脂+吐温80) | 55mm×10个平板 | 用于化学消毒后物体表面微生物监测 |
CP0205J | TSAWLPZS接触皿 (TSA+乱磷脂+吐温80+诅氨酸+流代流酸钠) | 55mm×10个平板 | |
CP202J | TSAC接触皿(TSA+头包菌素酶) | 55mm×10个平板 | 用于头孢类抗生素残留的环境物体表面微生物监测 |
CP203J | TSAP接触皿(TSA+清酶素酶) | 55mm×10个平板 | 用于清酶素类抗生素残留的环境物体表面微生物监测 |
NA平皿培养基(营养琼脂)(三层包装无菌平板)用于空间环境中浮游菌及沉降菌等微生物的测定以及实验室相关微生物指标的测定。
NA平皿培养基(营养琼脂)(三层包装无菌平板)用于空间环境中浮游菌及沉降菌等微生物的测定以及实验室相关微生物指标的测定。